
中新網黑龍江新聞3月8日電 (紀云鵬 楊朋)3月8日,呼蘭區雙井街道一次性向浙江省嘉興三珍齋食品有限公司輸送務工人員86人,呼蘭區副區長初凱、陳重到場歡送。
砥礪前行,隔離病毒不隔離服務

在歡送現場,記者看到雙井街道辦事處的2月27日印發的文件《關于“!敝袚尅皺C”,促就業保增收的緊急通知》,文件安排之細,撲面而來的是滿滿的安全感。文件規定:一是點對點來車接人,二是落實車長制確保乘車時座位距離,三是跟蹤服務提前準備好相關證明。正是這份飽含關愛又嚴謹細致的文件,特別是點對點輸送機制,讓三珍齋公司的招工人員把工作重點放在了雙井街道。公司在哈招工負責人王成波說,呼蘭區和呼蘭人讓公司覺得最安全,公司已暫停在其他地方招收員工,全部招收這個區的民工。2019年,三珍齋公司在雙井街道招收工人41人,今年一次性招收86人,人數翻了一倍以上。

超前布局,在危機中尋求發展時機
受全國疫情影響,呼蘭區農民轉移就業進程較往年明顯滯后。但呼蘭區委、區政府始終關注農民轉移就業,并敏銳認識到疫情平穩向好后,將迅速形成復產復工潮,而呼蘭區早在疫情之初就開展“無疫情村屯、社區”創建,無疫情村也成為輸出民工的金字招牌。在各省市陸續下調疫情響應級別后,呼蘭區迅速推進促就業保增收工作。要求各鄉鎮、街道深入挖掘2019年農民務工的資源,特別是主動與2019年村民務工的企業電話溝通,宣傳呼蘭疫情的好形勢和區委、區政府支持農民轉移就業的好政策,力爭以點帶村屯,以村帶街鎮,迅速輸送農民離土創收,搶占農民轉移就業市場。特別強調以村企對接為主要形式,形成村企點對點輸送機制,雙向降低群眾和企業對疫情的恐懼心理和感染風險。經過努力工作,呼蘭區迅速形成了農民工“點對點”輸送熱潮。


精準發力,搶回14天創收時間
煞費苦心“點對點”輸送,絕不是為了作秀、博眼球,而是實打實的爭取時間、爭取效益。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返崗人員最難熬的14天的隔離還得浪費創收時間,企業也不情愿員工到廠又不能及時上工。在協調會上,呼蘭區分管交通工作的副區長郭啟才對交通、衛生、城管等部門和雙井街道辦事處負責人說,只要把工作做實、做細、做準了,我相信接收城市一定會樂于接收我們的農民。雙井街道和所涉及的村給每人備好《哈爾濱市呼蘭區外出人員信息證明》,寫明“呼蘭區為非疫區,沒有新冠肺炎病例發生,該人員出發前在居住地滿14天,未離開低風險區域,無發熱、干咳、氣促、呼吸道癥狀”。區衛生健康局安排4名醫護人員前往護路村,為務工人員檢測體溫。區交通運輸局為每輛車提前準備一份運送方案隨車給接收城市備查,安排4名工作人員前往出發地,組織務工人員排隊登車。區城管局在沿路各卡口開通專用通道,讓車隊直接通行。王成波興奮地說,我把區政府的安排向公司說了,公司反饋用工地烏鎮的意見,只要呼蘭區把安排的事項都落在紙上,用上相關部門的公章,檢查合格后同意這批員工直接進廠開工,每人或可增加數千元的收入。(完)